前言

考虑到上海的学生需求,在这里先记录一下一些应当是符合上海课本的语文古诗文。如果有因为从网上搜集导致的字、内容差异,还请告知。

此外,为了便利,我还为一些地方增加了粗体。希望诸位能对此满意。

《论语》十二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如为山,未成一,止,吾止也。如平地,虽,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非礼勿,非礼勿,非礼勿。”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可以,可以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劝学(节选)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假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步,无以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马十驾,功在不舍。而舍之,朽木不折;而不舍,金石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而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阿房宫赋——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高低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也;渭流涨,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之潜蛟,泣孤舟之妇。

苏子然,正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哀吾生之须,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核既尽,杯盘狼。相与枕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尔,舍瑟而,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风乎舞,咏而归。”

夫子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之。”

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能为之大?”

大学之道——《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而后有而后能而后能而后能而后能。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欲者,先。欲者,先其身。欲者,先。欲者,先。欲者,先致知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人,是皆以修身为本。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以,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有杜康。
青青子,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
我有嘉宾,鼓瑟吹
明明如月,何时可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阡,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天下归心。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猿啼。脚谢公,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熊咆龙吟岩泉,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崩摧。洞天石然中开。青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动,恍惊起而长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倒新停酒杯。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羽扇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人生如梦,一江月。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底,

万类霜天自由。

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