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议论文写作一直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成分。“大作文”,占据了极高的分数,拿到这些分数却似乎总是遥不可及。今天,在这里,我打算记录一些我个人考试议论文写作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其他同学。

正文

一、首尾

考虑到批卷时候,批改老师任务量十分巨大,仔细看完你的开头结尾很难。虽然这样可能牺牲一些写作的自由度,不过为了批卷老师方便,让开头和结尾简洁一些有助于批改老师快速理解你切入的视角。这样,就可以让其快速知道你的大致逻辑起点和终点,从而为得分打下基础。

二、论证过程

议论文写作是注重逻辑推理和清晰说理的写作。哪怕你的文章内容很精彩,但如果批卷老师根本没法细看一眼找到你想表达什么,这不就全部浪费了吗?所以,在自然段开头加入关联词,用简洁的句子大致概述这一部分的内容,协助读者快速理解你要接下来讲述的内容,这样就可以看出你的逻辑推理过程了。
除了形式上,运用概述成分和关联词之外,文章本身的逻辑也是很重要的。初中的时候,很多同学阅读说明文进行答题的时候就听说过“层层递进,符合认知的自然规律”这一句“套路”了吧?我们自己写议论文的时候也是要这样做的。说的好听,这叫“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说的浅显,那就是先写表面现象,再写深层高层思考。就如同你看一块表,我们从外观设计看其,再到机芯齿轮结构,最后探讨这块表背后的物理原理。议论文,作为论证推理的文体,由浅入深探讨是写出一篇还可以的文章,获取高分的必要手段。
知道大概的思路之后,我们来看看论证本身。形式再好,如果实际上什么也没写,那这篇文章也难以被批改老师认同。在推理论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限定自己在这个局限范围内。有的时候写作,很难不想到去写一些和主题关联的内容,一不小心便会逐渐偏离原有主题。偏离主题和提高论证高度是不一样的。偏离主题,是在一次次相关话题中与原来的内容越差越远,说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不为过。提高论证高度则不一样了,从钟表运转,到思考如何进一步改造晶振,这是提高论证的高度。

三、点缀

有了漂亮的论证过程,便到了锦上添花的时候了。名人名言虽然显得有些老套,不过用的好,倒能给你的文章带上一种“专业”的色彩。如果你出口成章,善用亚里士多德、弗洛伊德、浮士德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无论是人说过的话还是遇到的事,这样的内容可以为文章加上精致的点缀。